南宫app怎么下载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磨刀、走秀、当“和事佬”老有所为的N种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  来源:南宫app怎么下载  累计销售: 17台

  “滋啦——”砂轮机与菜刀摩擦的声响划破晨雾,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的便民集市上,梨园老友队志愿者张大爷推着沉甸甸的工具箱来到便民服务点。箱内,布满油光的老式砂轮机、粗细不一的磨刀石、锋利的金刚石锉刀整齐排列。刚支起简易工作台,居民们就排起了长队,张大爷一边磨着刀,一边传授用刀窍门。

  在陕西,慢慢的变多的老年人正以老骥伏枥的进取精神,将“银发力量”注入文明劝导、矛盾调解、文化服务的肌理之中。

  “抬头、挺胸、提气——想象头顶有根线在拉着你。”每周二、周四的上午,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凤凰城社区大厅里总会响起张翠玲清亮的指令。十多位平均岁数65岁的学员跟着口令迈步,镜面反射出她们逐渐舒展的肩背。

  张翠玲退休后考取了高级模特教师资格证,还担任过陕西省模特协会秘书长。看着社区里不少老人缺乏活动,2023年下半年,她主动找到社区书记:“我想组织大家走模特步,既能健身,又能提升气质。”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社区支持,场地、设备一一落实,凤领模特队应运而生。可组建初期,不少老人犯了怵:“个子不高、年龄大了,哪走得好?”“我就鼓励她们,模特步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通过行走提升身姿、增强自信。”她亲自示范,耐心指导,从最基本的站姿、步伐到表情管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教学中,张翠玲有自己的“独门秘籍”,针对久坐导致的腰背问题,她设计靠墙站等辅助训练;考虑到学员记不住动作,她把步频编成口诀——旗袍步要柔,时装步要挺;甚至自掏腰包买腰带、耳环当道具,“老年人也爱美,这些小配饰能提气。”

  “本学期练习旗袍步态,下学期增加晚礼步态。”她边说边展示手中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节课教学重点和学员表现的教案本。五期课程下来,80多位学员里,有人腰围减了,有人身姿挺拔了,更多的人增强了自信。

  除了日常教学,张翠玲还带着学员“走出去”,在社区的邻里节上表演旗袍秀,为社区孤寡老人送新春祝福,甚至去朋友的公司年会助演。

  在西安市莲湖区土门街道远东东社区,71岁的封秀珍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封主任”。这个称呼里,藏着封秀珍多年来在社区调解一线的坚守与付出。

  这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贴身携带的两个笔记本见证数十年调解生涯的酸甜苦辣。最让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成功弥合一对父女长达20年的裂痕。

  老王与妻子离婚后,女儿随母亲搬走,从此断绝往来。一晃过去20年,如今老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唯一的心愿是想见女儿一面。

  封秀珍经过多方打听找到老王女儿的住处,对方得知来意后一句“我没这个爸!”便将门关闭。封秀珍隔着门喊:“我不是来逼你认亲,就想让你知道,他现在躺床上,就等见你一面。”连续三天上门,姑娘终于松口:“见可以,但我不说话。”

  见面那天,封秀珍特意选在养老院门口。隔着玻璃,老王举着女儿小时候的照片流泪,姑娘别过脸不看。封秀珍拉着姑娘的手说:“你看他轮椅上的毛毯,还是你小时候织的。” 这句话让姑娘红了眼。后来,封秀珍又安排了两次见面,从沉默相对到简单问候,冰封的关系终于融化。

  封秀珍笑着翻看笔记本,那一页记着:2022年7月29日,经过一段时间磨合,父女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面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超30%的现状,2021年,由13位退休党员组建的“土门东姐”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总支支持下发展壮大,构建了覆盖全社区的“1个总队+5个分队”组织架构。

  为了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封秀珍养成了记录工作日记的习惯。“我从退休后就开始记录,到现在已经有30多本了。”她边说边展示着手中的日记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次调解的过程和结果。

  社区里的大小事,封秀珍都放在心上。“这些日记不仅是我的工作记录,也是我的经验总结。”封秀珍说,“我希望可以把这些经验传承下去。”

  在她的影响下,东姐说事儿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从单打独斗发展到10人,都是退休后主动加入的老人,四年多来化解矛盾近百起,促成社区加装休闲座椅、改造照明设施等民生实事。

  “退休了要发挥余热,我希望模特队能够一直办下去,让更多的老人受益。”张翠玲说。

  “71岁了,咋还这么拼?”封秀珍指着胸前的党员徽章:“我从小家境贫寒,深受党的关怀,作为老党员就得为人民服务。虽然年龄大了,但老有所为才是最美的夕阳红。”

  咸阳市把开展“银龄行动”与“智慧助老行动”相结合,在医疗卫生、政务便民、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服务场所,增设老年志愿者服务岗。

  铜川市先后成立老年志愿者服务队79支,支持银龄教师到偏远地区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活动,支持银龄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查房和培训。

  榆林市充分的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作用,组织并且开展送戏下乡、医务义诊、教育科普、日常服务等活动,培育形成了清涧乐施德协会、禾苗课堂、金秋春光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老年志愿服务品牌。

  他们虽已离开工作岗位,却并未停下奉献的脚步,从职场到社区,从照顾家庭到服务社会,银发群体正在用经验与热情,书写老有所为的新篇章。

  “这些老人熟悉社区情况,有威望、有耐心,是基层治理的‘活字典’。”省委社会工作部四处处长李靖宇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精神,大力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社区银龄志愿行动,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教育下一代、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引导老年人将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记者 袁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